在壮族地区,刘定逌是一个神奇的人物,关于他的故事传说,在壮乡一直长盛不衰,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,不由对他一生刚正不阿、为民解忧的高尚品行而敬佩不已!


刘定起名字

刘定逌(1720~1806),字叙臣、叔达,号灵溪。从小时候就非常好学,不但博闻强记,有过目不忘的本领,是妥妥的神童一枚。他1720年出生于武缘县(现武鸣区)太平乡葛阳村,清雍正十二年(1734)他十四岁时参加县试,考取了案首(第一名)。十年后的乾隆九年(1744年),参加广西省乡试又中解元(第一名)。乾隆十二年在殿试中获进士及第,被授为翰林院编修。

刘定逌以他高超的文才,令乾隆帝非常欣赏,但却成了和坤的眼中钉肉中刺,必欲除之而后快。当时和坤权势熏天,朝臣们哪个不争相巴结,而刘定逌却不为所动,我行我素,招致和坤的怨恨。有一次和坤大摇大摆地来到翰林院,其他人纷纷上前给他叩头,刘定逌却按规制只行了拱手礼。和坤本来就对刘定逌的才学羡慕嫉妒恨,现在更是怒火中烧,很快就找个借口诬陷弹劾刘定逌。乾隆二十二年,三十七岁的刘定逌从京城拉了五车书返回故乡。


刘定起名字

刘定逌不愿巴结权臣并与之为伍,深受时人敬重。回乡后有感于广西地方偏僻,文教落后,于是专心一意为壮乡培养人才,连续四十多年里,先后在武鸣县、隆安县、思恩府、浔州府、桂林、宾州等地任教,为广西的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!

嘉靖帝铲除了和坤后,下诏让当年被和坤排挤的刘定逌进京任职,但年过八十的刘定逌以年事已高等情由婉言谢绝。刘定逌的事迹深得曾任相国、后任云南布政使的蒋攸铦的敬佩,并结成了忘年交。在刘定逌于86岁过世后,亲自为其题写了一千多字的墓志铭,称赞刘定逌的德行学问如“漓江之水,清且涟兮……独秀之峰,高不蹇兮”。被时人称为“粤西第一流人物”!


刘定起名字

刘定逌一生著作有《论语讲义》、《四书讲义》、《三难通解训言》、《读书六字诀》、《刘灵溪诗稿》等,在当时影响很大,特别是《论语讲义》,成了士子们争相诵习的经典。可惜经过二百多年的历史变迁,其遗作大多散佚无存了。

刘定逌是个德高望重的教育家,也是位才华出众的诗人。而在民间,人们所津津乐道的,还是有关他的传说故事。现仅择其三介绍,以飨有缘读者。


刘定起名字

刘定逌在读县学时,有一年春季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阴雨,书本受潮。待到天放晴后,学子们纷纷把书拿到太阳底下翻晒。先生在巡察时却见到刘定逌正仰儿八叉地躺在石凳上睡大觉,于是厉声喝问他为何还不赶快晒书?刘定逌睁开眼睛不慌不忙地说:“我正在晒书呀。”先生问“书在哪里?”刘答“书都在我肚子里,晒肚皮就是晒书了”。先生本来想拿出戒尺来惩戒一番,又怕不能服其心,于是随意拿出书来,让他背诵,没想到刘定逌对于四书五经早已烂熟于胸,所以倒背如流。先生暗暗称奇,把戎尺丢掉!


刘定起名字

有一年庆祝太子生日,乾隆帝请众多文武大臣们进宫喝酒。席间,乾隆让他们猜猜“天下最聪明的人是谁?”大臣们有说是古之姜子牙的;有说是张良的;有说是诸葛亮的。乾隆皇帝均是摇头摆手。接着有说是当今皇上的;当今太子的。乾隆皇帝见臣子们拍马屁功夫很好,却没有多少真才实学,脸色不由阴沉下来。众大臣们吓得纷纷跪下叩头謝罪。唯独坐在较远处的刘定逌却悠然自得地饮酒,似乎什么都没有看见一样。皇后见状,非常不满。乾隆也觉得他特立独行,必有其过人之处,于是问他能不能猜出这个谜题。刘定逌却只是笑笑,没有回答。皇后大怒,逼着他一定要回答。刘定逌不紧不慢走上前,眯起一只眼睛看着皇帝和皇后。皇后见他如此傲慢无礼,叫乾隆皇帝将他治罪。没想到乾隆帝哈哈笑道:“刘定逌没有罪,他答对了。”面对众人疑惑的眼神,乾隆皇帝又说:“刘定逌一只眼看着我,意思是说,天下最聪明的人是对什么事都能一目了然的人,所以他答对了!”


刘定起名字

回乡教书后,有一次刘定逌搭客船出行。有个曹姓州官恰好也在这船上。州官把其他人统统驱赶到船舱外,他自己独霸大舱。刘定逌便在船头做诗一首并高声吟诵:可恨叔祖太糟糕,华容为何不斩曹。留下子孙坏孽种,于今百姓受煎熬。曹姓州官听得浑身难受,忙喝问你这是在骂谁呢?刘定逌说埋怨关云长。因为自己姓刘,刘玄德是自己的祖宗,当然就叫关云长为叔祖了。州官气得全身颤抖,但身边的随从悄悄地告诉他这人是刘定逌时,赶忙赔礼道歉并请他到舱中喝酒聊天。但刘定逌却说“外面的风景好看”,没有理会他。州官知道刘定逌深得民心不好惹,过不久就找关系调到另一个地方去了!